近日,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一襲藍衣現身商城義烏,出席世界微商大會。她在本次大會上作了一場名為《智造·創(chuàng)造》的演講。
在演講前,“董小姐”被眾多媒體圍堵在休息內,追問一系列熱門話題。除了與雷軍的“手機之戰(zhàn)”,董明珠依然“火力全開”,爆出更多猛料。
互聯網時代,對于營銷模式變化帶來的改變,你怎么看?
董明珠:互聯網的時代對營銷模式也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,我們跟消費者的距離也更近一點。比如說我們現在采用線上銷售,他不是徹底的推翻線下。我們自己也研究電商,跟京東也有合作,但是無論哪種方式,最終都要回歸到上門服務這樣一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所以反過來我們借助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,可能對消費者更加有利。
過去人們想到互聯網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便宜,實際上你看我們最近搞的電飯煲,需求量特別大,但是現在遠途的零單式的運輸成本要比整車運輸成本要高得多。所以并不是說,線上成本就比線下成本低,關鍵是產品質量。
所以我覺得線上更要做好兩方面:一是企業(yè)要做好自律,線上產品一定要多消費者負責任;二是線上如何控制你的線上產品的真實性。不管你開辟哪種模式,都不能違背一個中心任務就是對消費者負責。我覺得這個太重要了。
互聯網與制造業(yè)合作意義?
董明珠:現在很多人認為代表互聯網的企業(yè)都在尋找制造業(yè)合作。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制造業(yè),互聯網干什么呢?
我也跟馬云開過玩笑,我認為馬云不能多。如果馬云都在網上飛,而沒有一個落腳的地方,沒有空調,沒有汽車,沒有洗衣機,什么都沒有,互聯網干什么用?
互聯網在產業(yè)發(fā)展過程中給我們帶來的是效率的變化,這是我們感受最深的。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才做800億,我們就有十萬人,但是我們現在做到1000億了,我們才六萬人,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改變。
你怎么看供給側改革和“工匠精神”?
董明珠:首先要搞明白為什么現在要供給側改革。供給側改革主要是我們過去的產品很大,說是一個制造業(yè)大國,但是沒有自己的技術。大批人爭相到國外去買電飯煲、馬桶這些產品,原因就在于人家有技術,我們認為技術的標準就是消費者需求。
我們格力是這樣去做思考,去做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的:一個企業(yè)真正的價值是創(chuàng)造,而不是跟隨。另一個,制造業(yè)的產品是給消費者帶來生活質量的改變,無論是生活的方式也好,對健康也好,都是有意義的,那才是真正的制造業(yè)所要做的事情。
而我們很大一部分企業(yè)在過去幾十年來大部分是依賴與別人合資,要么就是買別人技術,要么就是模仿,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國際上對中國制造有一種不是太認同的觀點,認為中國制造就是低質低價,而實際上我們中國制造未必就是低質低價。
格力以前專注做空調,但這兩年還做了手機、電飯煲等產品,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轉變?
董明珠:我覺得這個就像蓋一百層的樓房,地基是最重要的。在我看來,格力現在的基礎已經十分扎實了,所以我們擴展更多領域是很正常的現象,制造業(yè)就應該有所創(chuàng)新,我們在滿足消費者現有需求的同時,要去創(chuàng)造更大的市場。
做手機,會不會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好?
董明珠:我認為不會,短時間可以看到一個量的變化,但是短時間不能說明你做不好。做的好不好是取決于你愿不愿意去投入,愿不愿意去培養(yǎng)人才,如果你有技術做支撐,有品質做保證,沒有做不好的,只是一個時間問題。
會不會面臨產業(yè)過剩問題?
董明珠:產業(yè)過剩的這個問題其實并不存在,但產能落后所導致的過剩一定存在。那就一定要用先進的技術,不斷推陳出新,沒有新技術一定被淘汰。
以前也有很多人問我,手機行業(yè)現在已經是“一片紅海”了,格力為什么還要進去。但我恰恰想反問的是,手機是不是每個消費者都需要的東西?只要有需要,就證明有市場,我就應該去做。我用最好的產品,最好的技術,最好的服務,那這市場就應該是屬于我的。不是我去選擇市場,是市場選擇我。
在進軍智能制造領域的步伐會不會邁的有點大?
董明珠:這個不用擔心,我們現在也在研究芯片,因為我們的空調本身跟芯片、跟這些智能設備都是有關系的,我們現在把這些領域連成一個未來的世界,讓消費者在一個智能環(huán)境下生活。
什么是智能,別人的理解可能是用一個遙控器,用一個手機能夠在遠程控制,但是我認為一個產品本身的智能更重要,如果一個空調不好,一個汽車不好,你再智能也沒有用,智能是體現在產品內涵里的。
格力還有其他領域目標嗎?
董明珠:我們正在收購新能源,我還要造汽車!
因為我們想的不是今天,也不是明天,我們想的是未來的三年到五年以后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生態(tài)。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。
我們的新能源研究院已經成立了兩年了,我們覺得這是以后為了我們人類的生存所要做的科技發(fā)展。因為我們現在在消耗資源的情況下來享受現下的生活,但我們的資源總會有枯竭的時候,那我們未來靠什么來延續(xù)?我們不是等著那天資源消耗盡了以后再來思考這個問題,所以我認為新能源是一個必須要研究的問題。
你的新能源指的是?
董明珠:新能源太多了,比如我們可以采集熱量來讓它變成能源。新能源不止局限于汽車。新能源既然能把電用新的模式采集進來,它同樣可以為汽車服務,它可以為所有需要電的產品服務,不只是汽車,我們可以滿足一個家庭里各種用電需求。
格力多元化多元化到了哪里呢?我們今天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空調企業(yè),不僅僅有手機,不僅有生活電器,不僅有冰箱,我們在新能源里跨出了很大的一步,我們下一步造汽車,你開上我的汽車不要油錢,一個家庭因為有了我的新能源,讓你的所有電器不要電費,這就是格力!